2018年3月20日 星期二


我新譯的書由合記出版,請參考

https://hochitw.com/index_down.php?openCatIDfor3=&openCatID=&CAhs=&firestpageset=1&ISPID=14257&IIBig=102&sele=shopbig_dm_down&searchname=%E5%AD%94%E7%B9%81%E9%90%98


序言:
身為臨床醫師,鑑別診斷是我們每日從事的任務。大多數患者不會到診間時就自己說:「我有鬱症...請給我抗憂鬱劑」(儘管有些患者確會如此!)。更常見的是病患來諮詢我們是希望能紓解造成其臨床重大痛苦或失能的一些特定症狀,例如憂鬱的心情和疲累(在醫學的說法稱之為「主訴」)。我們在面對這些症狀時,任務即是從被DSM-5R納入的所有眾多診斷中,找出最可能說明這些症狀的狀況(例如:針對憂鬱心情和疲勞,可能性包括鬱症、持續性憂鬱症〔即心情低落疾患(dysthymia)〕、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第二型雙相情緒障礙症、情感思覺失調症、另一身體病況引起的憂鬱症、物質/醫藥引發的憂鬱症、適應障礙症等。)。我們一旦決定了一份候選者名單,接下來的工作就是收集其它資訊(從個人史、其它資訊提供者、治療記錄、精神狀態檢查及實驗室檢查),這將使此鑑別診斷清單縮減到單一最可能的候選者,成為初步診斷,而可據以規劃最初始的治療計畫。但若初步評估完成後才得到其它可用資訊,或許有必要改變診斷和治療計畫,我們仍然必須對此可能性抱持開放的心態。例如,當之後申請取得的過去住院醫療紀錄副本,揭示原先報告個案曾有過的鬱症發作實際上是伴隨混合特質的躁症發作,則其初步診斷的復發性鬱症即應改為第一型雙相情緒障礙症。
本手冊藉由展示各種不同角度的問題,提升讀者進行全方位鑑別診斷的技能。在第一章「逐步進行鑑別診斷」,為正在評估的每一位病患提供了一個六步驟的診斷框架,探索必須考慮的鑑別診斷問題。在第二章「經由樹狀圖作鑑別診斷」,則由下而上進行鑑別診斷,即從患者所呈現症狀的原始點開始,這些症狀例如憂鬱心情、妄想及失眠。這29個決策樹狀圖每一個都指示了鑑別診斷此特定症狀時必須考慮哪些 DSM-5R診斷,並且在每個決策點都提示了在可能疾病間作選擇的思考過程。在第三章「藉由表格作鑑別診斷」,鑑別診斷是從診斷評估過程後期進行,即當你已作出一個暫定的診斷,仍要確保所有合理的替代診斷已得到充分考慮。本部分包含 66 個鑑別診斷表,都適用於最重要的各種DSM-5 R障礙症。為了加強第二章的決策樹狀圖和第三章的鑑別診斷表之間的聯結,每個納入在決策樹狀圖分支末端的障礙症都指向其對應的鑑別診斷表。此外,本手冊的附錄納入了 DSM-5R分類系統,以促使使用診斷編碼,並提供在鑑別診斷時必須考慮的所有DSM-5R診斷之全貌;也附上決策樹狀圖及鑑別診斷表的英文字母索引,以提供在定位特殊決策樹狀圖或鑑別診斷時可能會感興趣的另一種查閱途徑。
決策樹狀圖和鑑別診斷表提供的資訊有些重疊,但各有其優點,在不同情況下或多或少都有用。決策樹狀圖突顯了根據特定症狀作診斷分類的整體思考規則。為大多數DSM-5 R障礙症提供鑑別診斷表,它能指出具有相同重要特質因而應予以考慮並排除的其它DSM-5 R障礙症。它們的優點是能提供每種障礙症一對一的比較,並突顯兩者的相似點及差異點。使用本手冊的各類讀者基於不同的用途,會運用不同的使用方法。有些人有興趣全面了解作出DSM-5 R診斷的過程,他們將會發現從頭到尾閱讀本手冊很有助益。另一些人則運用本手冊作為協助鑑別診斷特殊病患的參考指南。
每位個案都比任何一組決策樹狀圖或診斷表的診斷規則更為複雜,這事實使精神科診斷註定既是藝術又是科學的,有人為此覺得無奈,也有人為此自豪。臨床醫師永遠必須克制一種誘惑,即以死背或如應用食譜般的方式來運用DSM-5 R準則或這本手冊的決策樹狀圖與鑑別診斷表。在此所述的方法是為了增進臨床判斷的核心作用和累積經驗帶來的智慧,而不是要取代它。另一方面,有些臨床醫師不了解 DSM-5 R內的鑑別診斷指引,可能養成古怪的診斷習慣,而破壞 DSM-5 R的一項核心功能,即幫助診斷醫師之間以及醫師與病患及其家人之間溝通診斷資訊。遵循 DSM-5 R規則但不被其奴役,如此一來能得到它提供精確度的好處,這作法很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