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2月25日 星期二

由中平經中平林道往立山出三民

國慶日興沖沖想騎車由中平繞立山出三民,結果誤入中平林道,雖風景不殊,仍是遺憾。年底週六彈性補上班,週日又是孤伶伶一天假,不畏天寒,鼓勇上山還舊願吧。

照著上回路線,時騎車時推車沿著中平林道上行,在2K附近回望豐坪溪出太平往縱谷而去,新舊兩橋都歷歷在目



到了水塔,這回學乖了,右彎下坡!

行行復行行,似朝向河底行去,這路對嗎?又有些毛毛的。
望向河谷,當時以為左側即是要去的立山呢!

事後諸葛,其實山里在右側,豐坪溪在此是由左上至此U形回轉向右上至山里,與我猜的方向差了一百八十度呢!



路旁梅樹剛開花。


來到一岔路,向上?向下?


見向下路較大,又通往河邊人家,立山村嗎?如前觀河谷時的錯誤方向感也直覺告訴我應向下行。走了十分鐘,後方來一騎機車小妹,忙問路,『啊!你走錯了!這條路是往深山去了!』快回頭。向右這路初平緩,繞過山腰,又遇一水塔,正是機車小妹所述第二路標了;之後即又之字形緩降

之字形轉折處常有這樣的小徑,意境深幽,怕再迷路,不敢亂闖

繞過山腰,新的河谷地在目,實情是豐坪溪在此由左側山里而來,繞此大彎向北往立山去,但當時一直弄不清真正方向


地上一隻落難金龍,啊,是隻蠍子。


山里村村口雕像。

在山里下村經山里橋看對岸山里上村部落。

由這地形圖才弄清楚這複雜的河川走向;豐坪溪從左側(未展示)大彎流至山里,又大彎後到立山,再繞經古村,以至向南經太平,中平入秀姑巒溪,180度轉彎四五回,它不頭暈,我在山裏走著走著就完全找不到方向,幾個河谷看來都一個樣,倒要暈了


河水由右前山里(看不見)流來,大彎經攝影點的立山繞經左側古村往上方太平(看不見)而去

立山村往立山國小與山里三岔路的隧道,兩側都有表現原住民文化的壁畫及塑像





立山村主要道路旁牆上石嵌畫,有分男女。





由立山一路下坡,直拉刹車,衝下山來回到九號公路三民路段。這兒燕子特多,這交通號誌怕是全台獨一無二了吧。

今日行經路線請參考google 地圖

2012年12月24日 星期一

誤入中平林道

兩年前去太平國小演講時,聽老師說由太平可以騎機車走山路到立山,再由三民出來,當時即起了念頭走一趟。後來買了新單車,可是每週回台北,一直沒抽出時間,就丟下了。

今年國慶日是週三,只放假一天不想回台北,就帶些零食出發償願去了。


由玉里出發走九號公路,左轉往中平方向。


不要過舊太平橋,沿路標走,穿越鐵路高架橋即直達中平。





中平警局前右轉往太平方向,


一過橋即是中平林道(又名玉里林道)入口。


一路蜿蜒向上,回首望縱谷




左彎右彎,直走到5K處是一開闊地,有一大水塔,實際上即是往立山方向岔路的路標。那天我被水塔上漆的紅字標示迷惑了,看向下的路似向回彎直往河床去了,以為分岔點還沒到,就左彎沿著中平林道往上走。




到了一個人工瀑布處,洗了把臉,有輛計程車開了過去,不到幾分鐘,它又原路折返了。事後回想,他若走錯路,我也不可能走在正確路徑。不過,當時總覺得:過了下個彎就到了岔路口吧。





一隻被壓死的小百步蛇躺在路上,可見這是有車行走的啊!




回首眺望河谷,只在此山中,不知路徑何往


行行復行行,輕霧中的林道。




路旁樹上密生的鳥巢蕨




自水塔起又走了 十公里 ,約兩小時,山越發高聳



天色越加陰暗,下一個彎仍然沒有岔路,不敢走了,原路折返,原想騎單車一路滑回去,誰知已騎了兩年的車,刹車皮大概磨的差不多了,高速下坡竟有刹不住的感覺,不敢冒險,用牽的吧,下坡卻更辛苦,走到後來,雙膝疼痛不堪。
已天黑才摸回中平,不甘心,去派出所問警員,他驚呼:『水塔那兒就要往下走啊!林道是人家爬大山走的,可以走到東埔呢!』


呵!立山就下回再去吧!

2012年12月5日 星期三

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紙紮豪宅 五彩棺木 殯葬變繽紛
2012-11-28 01:25 中國時報

     紙紮很豪華,棺木可以很繽紛!新竹市昨天舉辦「第一屆殯葬博覽會暨學術研討會」,殯葬商品翻新,吸引許多同業及民眾觀賞,揮別傳統殯葬商品給人陰森冰冷的感覺。

     走在博覽會場中,一家業者遞出DM「2012.DESIGN」,乍看之下以為是今年秋冬最新款的房型建案,裡頭有各式「豪宅」介紹,例如「晴風品宅」一房一廳一衛浴,配備有露天風尚游泳池、獨立電梯等,還配有「男、女僕各一人」,原來,這是要燒給往生者的房屋紙紮。

     業者表示,為因應時代,房屋紙紮也走豪宅風,且仿照豪宅命名,每個紙紮品都有名字,像是「金典爵邸」、「磐石雅院」等,讓客人挑選。因為大量製作,價格大概都在一萬元上下。


岳母過世,在靈骨塔作七,曾見到如這報導所描述的樣品屋,當時我就想到孔子曾感嘆的一句話:『始作俑者,其無後乎!』

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無後乎!』為其象人而用之也。歷史上中外各封建社會皆曾有活人陪葬習俗,富貴者常以美妾僕婢甚至馬匹殉葬,(帶到陰間使喚?)。在中國或因經濟因素,或因人道因素(我懷疑其重要性),後改用陶土或木製人俑替代活人陪葬,但孔子仍譴責這惡習,而感嘆(或咀咒)最先用人俑陪葬的人應斷子絕孫!當然,在孔子眼中,用活人陪葬的必然更罪大惡極!兵馬俑營建時孔子已過世,他若在,應會強力譴責秦始皇吧!

不就是一堆燒過的陶土和木雕嗎?又不是真人!為何孔子要如此大驚小怪?應是孔子惡其「像人而用之也」,鄙視其背後心態吧!

什麼心態?

封建時代,因為君貴臣卑,所以「君要臣死,臣不敢不死」,因為男尊女卑,所以婦女「餓死事小,失節事大」,因為父權心態,所以「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因為主尊僕卑,所以買賣人口、虐僕淫婢理所當然-----

時至今日,這樣的心態還能留嗎?我們不該改正嗎?

人無種族貴賤之分,職業也不應有高低之別。各行各業,無論店員、司機、公務員、警察、小販、家事鐘點女傭、菲勞印勞------不都是提供我們各類服務以換取報酬的人?我們自己不論從事任何職業,不也都是藉此工作換取報酬,奈何對為你服務的人卻心懷高人一等心態?自認「老子有錢,要你怎樣你就怎樣」嗎?只要「主人」「僕人」這名詞仍在廣泛使用,即意味上述心態仍陰魂不散!

人死了到陰間(西天、彼岸、天堂、極樂世界----)仍要作主人,用僕人,這心態實在可笑。如真是樂土,自然應人人平等,大家幸福,沒有奴僕自然也沒有主人。(回教殉教烈士上天堂可得許多處女,不知誰要去當那處女?)那麼為死者帶些黃金美鈔元寶豪宅僕人同赴陰間,這想法不但可笑,甚至堪稱可鄙。為死去親人著想,就別燒紙人俑損他陰德了吧!

反映到今世呢?

自己能作的就應自己作,需他人提供服務的即應提供相稱的報酬,雙方平等互尊互利。心懷這樣心態,自然不會鬧出那些辱罵店員、虐待外傭外勞的醜事了。這才能邁向真正文明社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