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30日 星期四

Allen Frances:ADHD被過度診斷的證據,讓我們停止將不成熟視為一種精神疾患!

Allen FrancesADHD被過度診斷的證據,讓我們停止將不成熟視為一種精神疾患!
ADHD Is Over-diagnosed, Here's ProofLet's stop turning immaturity into a mental disorder.


這是Allen Frances, M.D. 2016 5 23 日發表於其部落格「Saving Normal」的文章,全譯於後,請參考。

在過去的 20 年期間,ADHD(注意力缺失過動疾患)診斷呈現發性成長,孩童的盛行率由3-5%暴漲至15%三種可能的解釋。

(1) 對此診斷熱忱的愛好者慶祝此躍升,將其視為我們更加認識ADHD而更能找出個案的徵兆。
(2) 對此診斷憂擔心,我們正經由環境毒素、電腦、過度刺激的世界、產婦藥物使用、或這些的某種組合使我們的孩子病情加重
(3) 對此診斷心存懷疑者則認為改變的是診斷者,而非被診斷的孩童。不是孩子們病情加重,反映的是此診斷過於鬆。

不存在金標準或生物學檢驗能準確證明上述解釋哪一個正確,或理想的盛行率應該多少才能最佳平衡診斷ADHD的風險和益處。

我(Allen)強烈屬於懷疑論者這一群。長期的經驗已教導我:任何疾患針對其如何被定義或評價,即使很微小的變化也會重大影響其診斷比率。當藥廠積極推銷這種疾患的治療藥物給醫生、家長、和教師時,這比率會更暴增。

幸運的是,有個巧妙並且令人信服的間接方法,能確定是否ADHD盛行率己被誇大。在四個不同國家的五個大型研究,比較了學校中已報告比較ADHD患者中屬最年幼與最年長孩童的盛行率差異。研究最後聚焦於不可忽視的發現:我們正將不成熟列入疾病範疇

我邀請 Joan Lipuscek, M.S.,LMFTA,一位兒童和青少年的治療師,總結了這些研究的結果。

臺灣(2016 年)︰研究樣本是 378,881 名臺灣從1997 年到 2011 年在學的學童,年齡 4-17歲。年齡只比入學截止年齡大一個月以內的孩童,與其較年長的同學相比,有61%更可能被診斷為ADHD。這些年幼孩童也75%更可能被給予藥物。根據作者的觀點,這些發現『強調了診斷ADHD並給予ADHD治療用藥時,很重要應考慮孩童在其同一級別內的年齡』。

加拿大(2012年)︰研究樣本是 937,943 British Columbia介於 6 -12 歲,使用1997年至 2008 年的資料作分析。這研究發現,出生日期只比入學截止日早一個月的男童,與同一個年級最年長的男童相比,30%更可能被診斷患有ADHD41%更可能給治療用藥。出生日期只比入學截止日早一個月的女童,與同一個年級最年長的女童相比,69%更可能被診斷患有ADHD73%更可能給治療用藥。研究的結論是:『ADHD基於過度診斷和過度處方的潛在危害,以及缺乏客觀測試,我們強烈建議在評估兒童是否有此疾患並提供治療時應謹慎。

冰島(2012 年)︰研究樣本是 11,785 9 12 冰島兒童。出生日期比入學截止日早1-4個月的男童,與同一個年級最年長的男童相比,52%更可能因被診斷患有ADHD治療用藥。出生日期比入學截止日早1-4個月的童,與同一個年級最年長的童相比,73%更可能因被診斷患有ADHD治療用藥。這項研究的結論是:『同一班中相對年齡差異影響了兒童被給予治療ADHD的刺激劑之危險

美國(2010 年)︰針對所有研究的回顧綜述,顯示同一班中最年輕孩童被診斷ADHD並投藥的風險最高。這項研究從 1998 年開始作此兒童期早期縱向研究(the Early Childhood Longitudinal Study)收集了11,784 名兒童,幼稚園起縱向追蹤調查他們9年。出生日在91入學截止日期一個月內的兒童, 122%更可能被診斷患有ADHD137%更可能因此接受藥物治療。研究最後結論指出『是否較年幼的孩童被過度診斷,相對較大的孩童則診斷不足,或兩者皆為真,目前我們定義和診斷ADHD的努力顯然缺乏一個客觀標準』。

    美國(2010年)︰研究樣本是來自全國健康調查(the National Health Interview Survey) 35,343名兒童及醫療支出追踪調查(the Medical Expenditures Panel Survey)18,5599兒童。出生日期比該年級截止日早1-3個月的兒童,與同一年級出生日期比該年級截止日早10-12個月的兒童相比,27%更可能因被診斷患有ADHD24%更可能因被診斷ADHD治療用藥。這項研究陳述『若將我們的估計轉成觀點,則多出來的兩個百分點即意味著全美國只因為相對成熟度較低,而大約有 110萬兒童接受不適當的診斷,以及超過 800,000 兒童接受刺激劑藥物。』在此它作得很好,因它將其發現以「真實世界」的問題規模展示。此研究的詳細數據請參見joanlipuscek.com

    感謝你,Joan。這些結果極為一致也令人信服。身為班裡年齡最小的一群孩童顯然置於巨大的風險被貼上ADHD的不當診斷標籤,並不恰當地以不必要又有害的刺激劑治療。

    我們應該用老式的方法讓孩子長大成熟︰等待他日漸年長,而非利用藥丸來處理。 

    若你擔心ADHD被過度診斷及過度治療的問題,你也會對ADHD世界級專家Keith Conners幾篇最近的部落格文章有興趣。






我的感想:
    兒心同仁們很焦慮社會上瀰漫著對ADHD這診斷及治療的質疑,甚至有人認為這風潮是一群偏執心態的人及團體在後面興風作浪。但盛行率的暴漲是客觀事實,這篇文章引用的幾篇文獻(也包括台灣本土的研究)則明確指出「相對成熟度確是被診斷ADHD的重要因素」。

    ADHD是明確的精神科診斷,絕非想像產物,其患者中有一些也從藥物治療獲益良多,但這兩點不足以作為過度診斷與過度治療的理由。處理兒童發展期問題是一門藝術,絕對不限於藥物治療。與自閉症、兒童期精神病等生物因素居主要的疾患相比,一些所謂有ADHD症狀的兒童,其問題更偏向於社會心理因素。家庭與學校管教因素、讓人分心的各式電子娛樂、少子化下不要求孩童責任與付出造就的自我中心小霸王、充斥媒體的暴戾社會風氣-----等,都是促成ADHD症狀的社會心理因素實例,都是刺激劑無法處理的,但彰顯的常是臨床上最令人無力感的困境。藥物療法已是ADHD最重要的治療策略,是因為它確實有效,或因為它是我們唯一所知又能掌握的療法?

     (上週公車上目睹一個六歲上下男孩,吵著要立即吃某種特別食品,一副放賴樣;其母一旁好聲勸解:"你看,大家都在看你喲!"男童不為所動.到站母子愴惶下車,依稀聽見男童幼稚可愛的童聲:"你看!你又要惹我不高興了!"不知這男童到學校有沒有足夠自知力換一種態度,否則大概也是個準ADHD病童了)

2016年6月28日 星期二

Allen Frances: 勿以宣稱川普有精神疾患來污名化精神疾病患者

川普或許壞透了,但他不屬於臨床上定義的瘋狂:勿以宣稱川普有精神疾患來污名化精神疾病患者。

(Trump Is Breaking Bad, Not Clinically MadDon't stigmatize the mentally ill by claiming Trump has mental disorder.)

這是Allen Frances, M.D. 2016 6 9 日發表於其部落格「Saving Normal」的文章,全譯於後,請參考。

    現在看來川普不大可能成為美國總統了,有些受驚駭的評論者建議他應接受精神科評估,以確保他沒有精神疾病。最常加諸川普的外行人診斷是自戀性人格疾患(Narcissistic Personality Disorder)或邊緣性人格疾患(Borderline Personality Disorder)

    作者對人格疾患略知一二,曾參與制訂DSM IIIDSM 1VDSM 5的人格疾患最終版本,也是人格疾患期刊(the Journal of  Personality Disorders)的創刊編輯。作者認為在此不嚴謹並出於政治動機地使用人格疾患這診斷,是不適當、不正確、也帶來紛擾的作法。

川普顯然確有極度令人討厭的人格,但他肯定沒有人格疾患(也沒有證據顯示他現在有、或曾經有任何其它精神疾患)。人格疾患需要此人的人格特徵臨床上導致他人重大痛苦或損害。川普的行為造成其它人極多重大痛苦和損害,但他似乎對此全然無動於衷,而且他的奇言異行一直得到豐厚回報,並非功能障礙的來源。

但無論如何這並不使川普適任美國總統。他大概是到目前為止全美國最不適合出任白宮領導者的人。他習慣性不誠實、虛張聲勢的言語霸凌、饒舌但無知、狂妄地自吹自擂、記恨而睚眥必報、因瑣事賭氣、衝動行事不可預測、脾氣暴躁、 財務不負責任、有帝國野心、漠視憲法、種族主義、性別歧視、仇恨少數民族、易造成分裂----你知我知,他的缺點多到不及備載,但這些駭人的人格特質沒有任何一種足以構成任何一種精神疾患。將其誤貼上精神疾患的標籤會帶來兩個後果,造成意想不到的嚴重危害。

    首先也最嚴重的是:將川普的行為歸因於精神疾患已不公平地污名化精神疾患患者。精神疾患的大多數患者都是善良、有禮貌、行為端正、彬彬有禮、講道理、品行高尚的人。他們自身受苦,但不會造成他人痛苦。他們不應該被與川普的不良行徑相提並論而蒙受恥辱。

    其次,我們必須戒除將所有惹麻煩或令人討厭的人類行為疾病化的膚淺習慣作法。鬆散地應用瑣碎化的精神疾患觀念,導致目前很多只是與眾不同而非生病的人被任意過度診斷和過度治療(想想那許多被錯貼了自閉症、注意力缺失多動疾患(ADHD)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 標籤的人吧!)

    不喜歡川普無恥行為的人應該打電話給他責備他,但將一個無必要又不正確的精神疾患診斷強加於他們指責的對象,則無必要也不應該。

我的感想:
    人從來都不是理性的生物。人類發展史上追求智識的真理才不過幾百年,演化上我們擁有的都還是漁獵時代的腦子呢!因而群策群力以批判去偽為手段來求真即很重要。但現在全世界政治上都是民粹當道,選民多極度近視,政客也肆無忌憚,連偽君子都懶得當,真小人真惡人也洋洋自得,反正有的是「人人為我,我也為我」的選民買單。美國川普小丑角色紅極一時,台灣難道好些?

    在精神科的立場,壞人不是得了精神疾病,惡行不是精神疾病的症狀。近年來多少惡行都以憂鬱症、人格疾患、精神病作藉口,也還常得以免刑減刑。立法院不敢廢死,司法界不敢判死刑,通通都來利用精神醫學為遮羞布。可嘆!

2016年6月16日 星期四

女力救台灣!期望洪蔡兩位女主席求同存異,共同帶領台灣脫離相互羈絆的泥坑。


  美國社會學家AliceRossi的名言:「男女之間的差異是生物學的事實,男女平等是政治、道德,和社會層面的觀念。(As far as male and female are concerned, difference is a biological fact, whereas equality is a political, ethical and social concept.)」。

  男女先天就有巨大差異。童年時小娟與同儕玩洋娃娃與扮家家酒,大明則與其哥兒們追逐廝打。長大後男性奮力向上,追求事業成功,女性則更看重和諧的深刻人際關係。這符合一般心理學的研究:女孩對人際關係與團體和諧較看重,男孩則對競爭與個人成就有興趣。這是後天社會規範要求導致的嗎?各項研究皆否定這猜測。這屬於兩性天生差異。
   
    男性成功的定義是「我的成功才算成功」成功的方式是打倒敵手,踩著失敗者的屍首向上爬。(君不見「英雄」是男性或女性?)男政客而言,國家利益小於黨派利益,又小於個人利益。當然這種自私的考量都包裝在各式各樣的政治論述與謊言之中。明白此道理後,再檢視分析國內外男性屬性政客的言行,就能讓其無所遁形。

    女性的成功方式常是:避免零和式競爭,相互協調,讓大家一起獲益。故團體中少有女性熱出鋒頭或爭取作領導人,但她們常是團體內不可或缺的黏著劑。

輪替帶來許多不同。大風吹,內閣、國營事業、公家資助的財團法人-----許多位置會換人,許多人因此失業。這些可能失業的人必然不擇手段,只求勝選保持執政。他們奮鬥不懈,不見得是為了政治理念,更不在乎國家人民的整體利益,只求自己的利益能維持,此亦人之常情。

    過去二十年,台灣政壇國民兩黨勢同水相互敵視攻訐不休。不論那個黨,下了台成了在野黨,就一味杯葛,處處扯執政黨後腿,不顧國家整體利益,恨不得政事越糜爛越好,自己才有再上台機會若勝選執政就高喊理性、團結,要被自己打趴的敵黨以大局為重。這個惡性循環正是讓台灣停滯三十年,甚至倒退的主因。

    如今難得因緣際會,兩黨諸男性政客自相傾,讓兩黨極其難得的同時出現女黨主席,這正是讓台灣政壇撥亂返正的良機。

    一個妄人洪素珠說了妄言、作了妄事,只因內容挑動了台灣社會最敏感的一條神經,激起整個台灣陣騷動。610晚間,蔡英文總統在自己的臉書主動分享國民黨主席洪秀柱臉書,並寫道「從我做起 互相傾聽!」「任何仇恨的言論,我們必須加以譴責;任何族群的偏見,我們要立刻停止散布。」「立場即使南轅北轍,也能互相傾聽,即使不全然贊成對方,我們還是可以分享。」「唯有傾聽和分享才能讓國家真正團結,當大家能把多元平等、尊重包容」認真放在心上,這個國家才有真正和解的那一天。」善哉斯言!其實族群、統獨等,都是政客操弄的假議題,他們擅於把人民切割分綠,從中謀取自己的政治利益卻不顧其它台灣真正待解決的諸多問題。

    為此讓我們浮起一絲希望,或許兩位女主席能一改過去諸男性政客的惡念惡行,真正互相傾聽對方的看法,以協調代替對抗,針對台灣目前最迫切的議題,作出有利於台灣的共同決定並協力推動。

    台灣目前迫在眉睫的是:經濟成長持續疲軟、貧富不均,卻無藥可解;多年因循下年金未爆彈即將引爆卻拆卸無門;炎炎長夏將至電力吃緊、核一核二核四卻在兩黨互相牽制下動彈不得;美猪強力叩關兩黨都只有口水沒有對策------。讓我們面對現實吧!2025年不知道會不會成功非核家園,但可以確定的是數十日內某個炎熱的下午即會全島大跳電;2050年不知道會不會兩岸統一,但數年內全台遊覽車將持續空蕩蕩養蚊子;2020年我退休時不知道能否順利領到月退休俸,但政府勢必祭出通貨膨脹方式來填補年金大窟窿;而美國老大哥難惹,數月內必可見各賣場在猪農怒吼聲中卯力促銷美國冷凍猪肉------


   許多政策皆是國民黨執政時想作作不成或未及作,民進黨現在當了家知道非作不可要作,卻又被國民黨如法泡製扯後腿。賠上的是全台灣百姓的福祉。我期望洪蔡兩位女主席發揮女力,求同存異,共同帶領台灣脫離相互絆的泥坑。

2016年6月7日 星期二

台灣醫界政治軟骨症疾病史(陳水扁篇)


  
    20101111陳水扁收賄案定讞,發監台北監獄執行為期20年之有期徒刑。陳水扁正式入監後開始頻傳身體不適,多次戒護就醫。

2012912陳水扁因無法解尿,由台北監獄戒送衛生署桃園醫院住院治療,但扁於13日戒護住院期間出現言語結巴、頭痛等問題,署桃進行腦部核磁共振檢查時,發現陳水扁右腦額葉有長度約 0.4 公分過去腦缺血所留下的舊痕,便於917告知北監,需由神經內科與精神科進一步檢查,建議轉診至醫學中心(第一個踢皮球的醫院)。北監諮詢北部各醫學中心後,於921將扁轉診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後續治療(眾大醫院皆避之唯恐不及,北榮中獎),診斷結果報告指出,「不像中風,亦不像失智症」(像什麼?詐病嗎?)

    歷經兩月住院,20121017台北榮總提出「陳水扁先生住院結案報告」,建議將扁轉介至精神科專科治 (第二個踢皮球的醫院)所載,重要診斷如下:

1 嚴重型憂鬱症合併焦慮及多重身體症狀。另外,合併明顯受到環境因素影響之精神異常狀態,例如:被害妄想症及被監視感附帶症狀。(這是憂鬱症這診斷貶值的開始)
 2、嚴重型睡眠呼吸中止症候群。
 3、結巴性語言障礙合併輕度命名障礙,可能是精神性疾患或是腦部病變所導致,不像中風,亦不像失智症。(醫學尚未發現之神奇腦部病變?)
 4、慢性攝護腺炎,仍持續治療中。

結果陳前總統在 2012 10 11 日透過「陳水扁辦公室」發表感謝聲明,表示願意續留臺北榮民總醫院,接受後續精神科治療 (寧住精神科慢性床,就是不想回北監)
20121024陳水扁因重度憂鬱症,直接轉住進台北榮總專門病房(被陳水扁看上了,北榮還是沒逃掉),並由各大醫學機構10 名主任級醫師及大學教授組成聯合醫療小組進行醫療。(示範了憂鬱症也可成為詐病選項?)

20121130陳水扁因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於台北榮總進行鼻中膈彎曲手術。20121228陳水扁於台北榮總住院期間右手出現明顯抖動,北榮進行各項檢查後,認為不像典型的巴金森氏病,建議接受定期追蹤檢查及藥物治療。(看來只剩下憂鬱症可用了)

    2013217前監委黃煌雄公布阿扁於北榮的病況影片,顯示扁走路不穩,數度踉蹌險些跌倒,講話嚴重口吃,手腳更是不斷顫抖(好演技)表示醫療小組認為扁的腦有病變。北榮則澄清表示扁手抖、走路顛簸、講話結巴等症狀,目前診斷仍傾向是巴金森氏症候群(並非典型巴金森氏病)或原發性顫抖症造成,應非中風。201334陳水扁開刀治療痔瘡。 2013419,阿扁住了半年,終於憂鬱症改善了,但又未好到可以回普通監,故移監台中監獄培德院區(送走了,北榮與北監都大大鬆了一口氣)

20135月前監察委員黃煌雄(又是他)至培德醫院及台中榮總實地訪查後指出,陳水扁健康每況愈下,不僅無法自行行走,每天漏尿更高達43次,還出現「嗆咳」新症狀;建議已到了慎重考量「保外醫治」的時候了。(圖窮匕現矣!)
20131213陳水扁二度開刀治療睡眠呼吸中止症 (斷了睡著覺會死這條路) 20131220神經內科名醫陳順勝鑑定報告指出,陳水扁患有腦神經退化症合併中度巴金森氏症、中度語言障礙、中度動作失能、輕度失智、嚴重尿失禁、重度憂鬱症合併焦慮、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等身心慢性疾病。(打臉北榮的診斷,北榮無語)

2014517陳水扁民間醫療小組發言人陳昭姿轉述,陳順勝赴台中榮總會診,得知扁吞口水、吃飯時嗆到,判斷扁是因腦部萎縮退化引起吞嚥困難;推估23個月後會有更明顯的吞嚥障礙。2014610陳水扁即首度正式委託律師以台中榮總2014515開立的診斷證明書聲請保外就醫,10月間遭矯正署駁回。2014129陳致中再接再厲,對外公布陳水扁台中榮總於114所開立診斷書,列出下列4項疾病:

1.神經退化性疾病,以額顳葉症狀為主要表徵。(陳昭姿更指出,扁的腦部組織已萎縮一成七,真是神醫)
2.阻塞型睡眠呼吸暫止症,重度,經修整手術治療。(治好了不是嗎?)
3.重鬱症。
4.輕度攝護腺肥大合併中度排尿功能障礙。(所有60歲以上老男人的暗疾)

當時綠營配合發動多項攻勢,強烈要求讓扁保外就醫回家,各類媒體也很配合演出。呂秀蓮還祭出「不放扁,就絕食」的訴求。(奇怪,絕食專家林義雄並未響應)2014128,法務部長羅雪瑩召開記者會,鬆口指引「抗告、向高院重新申請、專業評鑑」等三條釋扁的「明路」。這不是政治考量,什麼才是政治考量?第三項更擺明了要拿醫療作遮羞布了。果然,兩天後陳水扁就再度向法務部申請保外就醫,不到一星期法務部公布陳水扁擴大醫療鑑定小組名單,由扁家推薦的高雄長庚陳順勝等7名醫師 (有他) ,與台中監獄推薦的台中榮總8名醫師(想必不願配合政治的就不要推薦),共組15人鑑定小組,由中榮副院長許惠恒主持。醫療鑑定小組於1222首度入監探扁,於26日召開第二次擴大醫療鑑定會議,於29迅速達成讓扁保外就醫共識。全部小組名單請見附表。

    據當時媒體報導:「法務部長羅瑩雪日前已指示矯正署,只要法務部醫療小組確認陳水扁罹患腦部萎縮等重大疾病,無法在監獄治療,應盡快讓扁保外就醫,相關程序可望在年底前走完」。同篇報導述,陳水扁以「弟」自稱致函給馬總統,開頭就提到「我是個罪人、廢人,沒有資格要求馬總統放人」,還要馬加油,最後以「弟陳水扁敬上」結尾(果然是重鬱症患者的口氣,有韓信甘受胯下之辱之風)
   
照著劇本走,201515 矯正署核准陳水扁保外就醫個月阿扁在眾人簇擁下高調出獄,還戴著頂上書「扁案是政治迫害」的帽子 (可見之前與馬總統的信只是權術而非真心話);保外就醫後就由新成立的「阿扁保外就醫醫療小組」,負責把他的症治好,再依保外就醫規定回監服完刑期。

但正如挺扁名嘴汪笨湖的放話『再要讓扁入獄要開坦克來才辦得到』。果然神算,這麼多名醫治療下,扁之病情一個月沒好,至今已一年多也好不了,看來是永遠不會好到可以回監了,但卻仍可以拖著病軀,「遵照醫療建議」四處興風作浪。他的病大概要得特赦,沒有「痊癒就要回監」的後顧之憂後才會完全康復吧。阿扁保外就醫醫療小組成員們,你們拿出醫療專業給你們的患者悉心治療了嗎還是悉心不要治好?當你們甘心配合政治演出,難道罹患了政治軟骨症的流行病嗎?

    「阿扁出獄記」這連續劇折騰台灣多年,收視率一直居高不下,因而主角似乎無意下檔。政治政治,讓人人都活在虛假的世界。面臨整個醫療界公信力在政治壓力下沈淪,勇者或許挺身對抗,我輩平凡人,只能息!被迫配合演出這政治大戲的醫界同儕或許都有苦衷,我若遇上那舖天蓋地的壓力,能挺起脊樑對抗嗎?我也懷疑或許只能保持沈默,不說違心之言吧!悲夫!



附註:保外醫治(俗稱「保外就醫」):受刑人罹患疾病等,經在監就醫、戒護外醫或移送病監都不能為適當之醫治時,矯正機關依其病情需要核准,並報請檢察官命其繳交保證金後,到監獄外自行就醫,俟其病況穩定再行通知回監執行,保外醫治期間不算入刑期

附註;提建議讓扁保外就醫15位專家名單。我同情前位的身不由己,也敬佩後位扁家推薦的專家的勇於出面。
台中監獄推薦中榮八位醫師:副院長許惠恒、神經醫學中心主任張鳴宏、泌尿外科主任歐宴泉、喉頭頸科主任劉時安、放射線部主任陳啟昌、精神部主治醫師林育臣、呼吸治療科主任許正園、及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黃偉
扁家推薦七位醫師:高雄長庚醫院榮譽副院長陳順勝、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執行長許重義、台北榮總精神部醫師周元華、台大醫院精神科醫師林信男、台北榮總耳鼻喉部主治醫師陳記得、前三軍總醫院院長陳宏一、及和信治癌中心醫師賴其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