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3日 星期五

病人對疾病的信念會影響醫病關係及治療順從性

現代知識普及,因而給予病人解說及教育,已成為醫病關係的重要部份。因而醫師應善加給予病人解說及教育,讓他們了 解 醫師診斷治療的依據。但這不只是單向的教導,也須先了解病人原先的信念系統。醫師所說的若與病人原先信念違背則會強化其焦慮,此時需善加誘導。過去及現在的某些次文化,常僅藉助巫師祈福或其他宗教儀式即有效治療病人的某些身體疾病,基於只對信者才有效的觀察,安慰劑效應是重要因素。同樣的,若其原先信念遭到無情打擊而崩潰,病人會處於焦慮恐慌,而影響身體功能使疾病更惡化。

要如何探索病人原先對疾病及治療的信念呢?
可經由下述問話:
(1)你覺得你的病是什麼造成的?
(2)你怎麼知道的?
(3)你覺得你的病對你造成了怎樣的影響?
(4)你的病有多嚴重?
(5)你覺得你的病最好接受那些治療?
(6)你希望由這治療得到什麼效果?
(7)有關你的病,你最擔心害怕的是什麼?

一旦了解了病人的信念模式,醫師就應坦然與病人討論兩人的信念模式差異之處,並傾聽病人的感受。有時病人原先信念如此堅定不移,醫師可能需要稍加修改解說內容,使病人較容易接受而可合作治療。當然,解說與教育的過程必須富於彈性,在會談過程的任何階段都可以進行,通常在確定診斷後,安排治療計劃時提出。內容也不見得局限於目前的疾病本質與治療而已,而可包含疾病預防、良好生活習慣、將來預後等內容。

現代的醫病關係實植根於原始對萬能者(上帝、巫師、佛陀等)依賴盼求奇蹟般救助的一種
信念表現。由於安慰劑效應,凡求助者多少都有些進步,因而正向的增強了病人對醫病關係的信心。隨著我們對心理學、精神醫學、神經免疫學、行為科學等的了解,我們了解了在執業過程中,有些很有病人緣、具同理心、富人性化執業 方式的 醫師,往往開業十分成功,對他們而言,醫學更是一門藝術的成份較多於科學。他們也許不明白,但已應用了許多心理治療的技巧,因而與病人間建立良好的醫病關係,病人因而信賴他,與他合作,這可增進其他治療步驟的療效,如藥物、手術等。

為此,醫師與病人間開放而安心的溝通是十分必要的。若無這種溝通關係,則彼此的隔閡,將使病人的合作性大打折扣,而病人的焦慮、不信任,透過身體反應,使得各種治療的療效變差。當然,有些原先依賴性強的病人,在生病時,若對某個醫師非常信任,常順從地接受一些未成熟的治療方法,反而招致身體傷害,過與不及,皆不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