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29日 星期三

同理心的層次

同理心的層次可分成:

毫無溝通:會談者過於主觀,完全未能以個案的立場設想,因而對個案的溝通線索完全忽略不顧,會談內容淪為各說各話而全無交流,除極表淺的客套話外,就是會談者獨占了整個會談,還以為『我了解我的個案』。個案會覺得會談者不關心自己,反應通常是隱藏起真正的自己,而表淺的應付會談者,更談不上對會談者的信任或內心交流了。

表淺:會談者能看出個案表面上的情緒表達,但不曾推敲其隱含意義,即心急的以為『我都了解了』,因而主觀地曲解其表面意義,或提出隔靴搔癢的安慰或建議,或以專家姿態提出評論。個案因真正心裡感覺不能得到共鳴,反應常是退縮回去,不再試圖表露自己。例如對考試失利者,說:『行行出狀元,王永慶也沒讀大學。』或對面臨出院壓力的無家可歸者說:『你才五十六,還不算老啊,我父親都六十了,仍很積極呢。』

深層了解:會談者能真正了解個案的心中感受,並能以坦誠態度予以回饋;但是在提出建言時不能跳離自己原先角色的影響,無法以個案的立場來考量事情,而不能得到個案的內心共鳴。

完全契合:
會談者不但完全了解個案的心中感受,個案也能感受到會談者的坦誠及溫暖。會談者的建言是設想個案的立場而提出,讓個案全心接受,彼此完全契合感受。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