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醫學的首要議題是病人。針對疾病作診斷及給予治療,只是整體照顧病人的一個環節,其他還包括了解病人與其家屬以及醫療照顧者等人的行為層次各項內容。這一部份可看作「醫學的藝術部分」,而診斷與治療則可看作「醫學的科學部分」。
但一般行為科學的知識常是藉由研究一般人群而得到,當應用到病人這特殊族群時,往往在行為科學與醫學生物學之間存在差距,必須善加整合。
一百五十年前現代醫學萌芽,以現代的眼光看來,之前的所謂醫療,其實主要憑藉的是醫病關係及所帶來的「安慰劑效果」。當時的治療方式,如放血、瀉劑、草藥、偏方(牛角粉、特殊礦石),對病人其實弊多於利,因而我們會驚訝為何仍有如此多病人能由這樣的治療得到治療效果。甚至完全康復!那些落伍的治療方法中,也許存在著我們尚不明白的有效因素。但我們已相當了解「安慰劑效果」的功效。
所謂「安慰劑效果」,是經由醫師與病人間共通對治療的希望與期盼的心理因素,造成臨床狀況的改善。治療中的行為、儀式、信心、及熱忱,皆是「安慰劑效果」的重要決定因素。
造成「安慰劑效果」的生理機轉尚不明。近年有學者就牙痛病人研究顯示,注射偽稱為止痛劑的安慰劑時,有些病人有止痛效果,有些則無效。研究發現前者有體內自行分泌作用於嗎啡受體的腦內啡(endorphin),後者則無。或許使用安慰劑的病人滿懷希望,透過人體情緒調控機制產生這些腦內啡而造成止痛效應。其他類型病人之治療機轉仍待研究。
良好的醫病關係,其實就是最常見也是最有效的治療。常見到有些病人在更換醫 師或 醫師休假出國不在時病情即顯著惡化,若替代的醫師與病人陌生或醫病關係不良之時特別明顯。
除了對療效的期盼造成的安慰劑效應外,醫病關係另有些重要的治療因素:
(一)醫師具有權威與勝任的專業形象,他的支持與保證能大大緩和病人得病後的緊張焦慮
(二)醫師在問病史或執行身體檢查時的舉動本身,即有心理治療的效果,而可加強互信互賴的醫病關係
(三)醫師的關心態度讓病人有機會傾吐生活的問題,這就能減輕病人獨自面對生活痛苦的無助無望感受
(四)醫師作為客觀的觀察者,能提供病人諮詢服務,幫助病人有效因應其問題
(五)病人看醫師時,有些原有潛意識的感受、態度與期盼,會影響他與醫師之間的關係,即所謂的移情作用(transference)。這通常反映了兒童時代對權威照顧者角色(特別是父母),良好的移情作用(信賴、親愛、尊敬)能夠幫助因應壓力,使更能自我放鬆,對治療合作,從而增強療效。
同樣的,面對不同的病人,有 時 醫師自己原有潛意識的感受、態度與期盼,會影響他與病人之間的關係,這即是反移情作用(countertransference)。醫師須常檢討自己勿受其影響。
總之,良好的醫病關係 能協助 醫師分辨病人的各種求醫行為,以提供合適的幫助。醫師若充分了解病人及其家庭,當病人生病及其他任何生活困難時,將能給予最適切的支持。病人也感覺到醫師能夠也願意回答他的任何疑惑,並能提供懇切的建議諮詢。與醫師建立信賴關係,可使病人在心理及生理上重新回到兒時與父母相處的安全快樂狀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