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家小弟剛升三年級,功課一下繁重許多。好強的他仍咬著牙不叫苦,鋼琴、圍棋、空手道等課外才藝學習一樣也不肯放棄。父母看他每晚用功的近視又加深了,既心疼,又欣慰孩子的懂事。誰知這幾星期,葉小弟好幾次半夜爬起來,呆呆坐著的不理人,有時甚至自己下床走到大門口穿起鞋來,口中喃喃說著:『要遲到了』。父母叫喚他也不理會,好像失了魂似的。父母嚇壞了,收驚求神都不見效,忙帶來看病。
這是個典型的夢遊症案例。其實患者當時不是在作夢,因而另一個名稱『睡行症』較為貼切。患者通常在入睡兩三小時後發生夢遊,較輕微的狀況下他們會爬起來,在床上呆呆的坐一會,對外界刺激無反應,隔一會兒又躺下去繼續睡著,這在幼兒相當常見。少數個案甚至會起床,並作些複雜的動作,如穿衣、吃東西、上廁所、或僅是四處走動。此時他們對外界的知覺能力較差,在熟悉的環境下尚可活動自如,不會跘倒摔交,偶會走到室外,因而造成意外受傷。他們的動作較慢僵硬,兩眼雖睜開卻無神,並不左顧右盼,面無表情,頗似僵屍片的場景,看來有些詭異怕人。有時說些不知所云的夢話,無法與人作有意義的溝通。老一輩的認為此時絕不可驚嚇到他,以免「失了魂」,其實此時要將他弄醒也很困難,雖然有時他會自己醒過來。一般持續 5-30 分鐘之後,患者會自行或在輕柔指引下回床去睡,有時則隨地睡著,次日醒來時完全不記得昨晚發生的事情。偶而有些個案醒來時發現自己怎麼睡在客廳、浴室而不是床上,幾次後才知道自己得了夢遊症。
夢遊通常發生在 6-12 歲的兒童期,據研究百分之五的學童有過夢遊的經驗。青少年有此經歷者也時有所聞,至成人即相當罕見。夢遊有家族傾向,但並無遺傳的確切證據,一般而言男童比女童要多。心理因素雖非直接原因,但可能扮演促發夢遊的作用,患童在夢遊發作前常有重大生活壓力,如換學校班級、家中增添弟妹、課業壓力等,而使他們那段時期焦慮不安。有些個案在與父母分房睡後不久發生夢遊,睡著後會起身回到父母的床上去,似乎是潛意識中的分離焦慮反映在夢遊中。有學者認為精神病的患者較易夢遊,但並無定論。
夢遊的病因並不明確,研究顯示近兩成夢遊者的腦電圖異常,一成夢遊者罹患癲癇,因而大腦發育尚未完全成熟極可能是孩童夢遊之原因。通常患童成年後即不再發生夢遊,我們可將夢遊視為成長過程的過渡現象。偶發的個案無需藥物治療,給家長解說並予以保證即已足夠。太過頻繁的夢遊發作或青少年晚期以後才初發夢遊者,則應作進一步檢查有無顳葉癲癇等腦部疾病,並注意其夢遊時的人身安全。有癲癇者使用抗癲癇藥物治療,無癲癇者也可使用低量的鎮靜劑或抗鬱劑,以改善心情及減少發作頻率。個案的心理壓力應即時處理,無論親子互動、手足關係、課業壓力、同儕交往、娛樂玩耍等各方面,都應評估是否有太大壓力,設法增進親子溝通並疏導其壓力源,必要時應請兒童精神科醫師或輔導專業人員協助。
近年來因為安眠藥物的廣為使用,出現一些個案服用安眠藥物後發生夢遊,這類藥物通常為短效型的安眠藥物,最廣為人知的即是 halcion 及 stilnox ,但幾乎所有鎮靜類藥物都有發生夢遊的可能,若出現此現象即應停藥或更換藥物,不可輕忽。
近年來因為安眠藥物的廣為使用,出現一些個案服用安眠藥物後發生夢遊,這類藥物通常為短效型的安眠藥物,最廣為人知的即是 halcion 及 stilnox ,但幾乎所有鎮靜類藥物都有發生夢遊的可能,若出現此現象即應停藥或更換藥物,不可輕忽。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