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17日 星期二

因為有天堂,這世界才有意義?

物理學家史蒂芬‧霍金接受英國「衛報」專訪,暢談生死觀點、人類的目的及生存,表示「人死後上天堂」與「人有來生」的說法,都是為懼怕死亡的人編造的「童話」。他認為人的生命在大腦停止運作的剎那即一切歸零。他以電腦譬喻人腦,「電腦元件失靈時,電腦即無法運作。故障的電腦沒有天堂或來生。」
天主教台灣區總主教洪山川則提出反駁,指出霍金也無法證明沒有天堂。並表示「如果有天堂,霍金到時該怎麼辦?」 洪山川認為,不論從理智、信仰的角度,天堂都必然存在。有天堂,才能解釋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正因為有天堂,這世界才有意義。
以我之見,霍金的陳述應該修正為:
現在所有的證據都不足以證明「人死後上天堂」與「人有來生」的說法。
懼怕死亡的人群特別會相信此說法。
這樣的修正,更能客觀陳述,避開「童話」這貶抑意味之詞。

而洪主教的反駁則漏洞不少。
「不能證明一個論點,不代表其相反論點為真」,這在邏輯上很明確。例如:某人被謀殺,調查利害關係人十人,其中七人沒有不在場證明而不能排除殺人的可能,但不能據此證明這七人都是凶手,要證明就必須找出正向論證,如在凶器上找到指紋。所以縱使霍金無法證明沒有天堂,也不意味著有天堂。主張有天堂的人要提出可驗證的正向論點,例如,天堂位於宇宙中那個星雲,或位於另一次元空間,或---------

「如果有天堂,霍金到時該怎麼辦?」則沿襲自十七世紀哲學家巴斯卡(Pascal)有名的「賭博論證」︰如果上帝真的存在,則信者可上天堂,不信者會受懲罰上不了天堂;如果上帝不存在,相信者也沒有什麼損失(甚至還有心靈撫慰的好處),因此站在賭徒的立場,相信上帝勝過不信上帝!此論點純粹從功利的角度出發,真理已不再是追求目標。我認識的長輩中,有一些在臨終才接受洗禮,想必正是基於此心態。此論證延伸下去,即可得到如下推論:為了某種目的(如:搭飛機前為保飛行平安、或買股票前為確保賺錢、或相親前為確保成功、或參加競賽前希望勝利、或子女聯考前期盼金榜題名-------),可先作出某種儀式或行為(如:手劃十字聖號、或口唸三聲阿彌陀佛、或原地轉三圈、或唱一首兩隻老虎------),反正若此儀式或行為有效即可得到此目的,若無效也沒什麼損失。依我之見,這論點並不明智,其實頗愚蠢的,其謬誤正是將願望當作證明。

「有天堂,才能解釋人生的意義與目的,正因為有天堂,這世界才有意義。因此天堂都必然存在。」這是把願望當真實的另一個錯誤論證。人生是否有意義或目的,純屬主觀層次,孔子、尼采、耶穌、王國維、 唐 君毅-----各有各的主張,其實這主張非關真假。而縱使認為人生有意義或目的,又與有無天堂何干?這種說法已不是論證,而是福音宣示。我承認:從信仰的角度,天堂必然存在。但若說「從理智的角度,天堂必然存在。」就是玩弄語言了。

宗教的教義本是信者恒信,但其本質不屬於真假層次,因而熱心教徒(如基本教義派)若將其教義撈過界,硬要主張為真,甚至否定已有定論的科學成果,終將無以為繼,甚至自取其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