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黃先生第四次自行辭職,這個工作只維持了三個月。父母很不諒解,認為他是好逸惡勞,不肯務實。鄭先生則委曲地申訴自己「神經衰弱」,只要一用腦力就會頭痛頭昏,容易疲倦,注意力沒法集中。上司交辦的事作不好,被長官一念就頭腦一片空白,什麼事都記不起來。這是老毛病了,當年大學連考了三年都名落孫山就是因為有這病,當兵時也飽受同儕長官排擠。好不容易退伍後混了個專科畢業,到現在快三十了,工作不順利,連個女朋友都交不到。家人又不體諒,時時罵他裝病:「怎麼你熬夜上網玩連線遊戲時就一點不會神經衰弱了?」硬要他來看精神科。
其實黃先生多年來一直在看病。他全身一直病痛不斷,看過多少醫師,都治不好。醫師們的診斷從憂鬱病、精神官能症、人格障礙都有。深入晤談後他終於說出自己從青春期起就幾乎每天自慰。高中時某位老師警告大家不要自慰,說那會「傷害身體,戕害腦力,考不上大學」。他後來果然沒考上大學,也因此歸罪自己沈溺於自慰才得了這怪病,這病也害他一生都不如意。黃先生自述直到兩年前看到某中醫診所報紙廣告對「神經衰弱症」的描述:「自慰過度,精血不足,傷腦敗腎,無精打彩,全身無力---」,才恍然大悟,認為自己得的正是「神經衰弱症」。他也曾花了不少錢吃了一段時間中藥,效果不佳。他猜想是自己一直不能戒除自慰的緣故,但每當挫折之時,又不由自主去自慰。這次在父母主導下來到精神科門診,他要求醫師能給他根治這十多年的老毛病。
「神經」真的會衰弱嗎?其實「神經衰弱」通常是指精神容易興奮和腦力容易疲乏,同時常伴有情緒煩惱和一些心理生理症狀。此病的主要特點是大腦高級神經中樞和自主神經的功能失調,所以不僅病人自覺症狀繁多,精神負擔極重,常服藥仍自覺無療效,以致於情緒緊張、焦慮、煩惱、睡眠不足,更有食欲不振及免疫功能下降,而常併發其他疾病。
「神經衰弱」這名稱由來已久,雖然由於精神疾病診斷觀念的變化,目前國際精神醫學界已不再使用它作為診斷項目,但在我國一般民間、大眾媒體、及中醫界仍廣為使用。在一般的觀念裡,神經衰弱的症狀可分為下列三大類:
(1) 精神過度興奮而思緒紛亂,不由自主地胡思亂想,注意力不集中,容易疲勞。
(2) 情緒經常處於煩惱、生氣、以及心情緊張。患者常因為小事情緒失控而爆發憤怒,事後又後悔自責。
(3) 常有頭痛、頭昏、失眠及記憶力減退等大腦功能紊亂的症狀,也可能出現循環、消化、內分泌、代謝及生殖系統等功能失調的症狀。
整體說來「神經衰弱」患者的身體症狀多以自主神經系統的症狀為主,真正求醫檢查時又找不到特定的病因,使患者常在各醫院各科門診之間遊走。由於許多身體疾病和精神疾病,例於憂鬱症、焦慮症等,均有上述類似症狀,因此需要善加鑑別。
治療策略首先要確認診斷,而根據診斷的不同,除了運用抗焦慮劑與抗憂鬱劑以改善心情外,更必須加強心理治療,增強對自我價值與生活目標的認同。這類患者的人格結構常屬於壓力因應不良的類型,遇挫折常採退縮畏避、依賴他人、甚至被動攻擊的不良策略,而更造成生活的失敗。因此認知心理治療很重要,像黃先生受困於「自慰會傷身敗腎」的錯誤認知而自責自卑自暴自棄,更需要諄諄教導正確的身心知識,協助調整工作與休息的比重以達到身心平衡,重建生活目標與實務可行的努力步驟。這類患者不宜長期休息或是住院療養,否則像鄭先生這樣接受了「病患角色」而自認有病,反而縱容自己不再努力,會造成長期的工作不適應。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