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25日 星期四

病患角色及病患角色行為

當一個人生病的時候,社會對他多了些特殊期望,這些期望即構成「病患角色」。
社會學家 Parsons 曾提出病患角色的四種要素,詳述如下:

(1)免於正常社會角色之責任:
 社會容許病人在生病期間暫時脫離原先各種責任義務。於是學生可以遲交報告,家
庭主婦可以休息不作家事,上班族可以請假不上班---。這種責任義務的豁免是生
病的附帶權益。當然豁免的程度與疾病之本質與嚴重程度有關,為了避免濫用這種權
利(例如詐病),社會往往要求這種豁免必須取得合法的認可,如由醫師開具證明書
或醫療鑑定。若有些人在未看醫師或沒有醫師認可下即自居於病患角色,則社會不能
容忍他們對社會角色責任的自我豁免。例如被老闆責罵的員工三日稱病不上班、或談
判破裂後工會號召員工集體請病假等,都難得到他人認同。

(2)無法期待病人憑藉自我的決心或行動而使疾病消失:
  生病期間病人需要被照顧,這種狀況需要改變,但不能僅憑藉病人自己的「態度」
達到。雖然疾病可能自發性的恢復,但生病期間,病人對疾病「並不能做什麼」。這
一點使病人能合情合理地坦然接受幫助。

(3)生病的狀態是病人所不欲,他應期待康復:
 前二項所言病人的權利,即病人生病期間可以豁免正常角色之責任,並坦然接受他
人幫助,是建立於下述前提:病人不喜歡病患角色,無可奈何的當病人。若病人看來
沒有意願康復以脫離病患角色,則社會大眾可能收回他前兩項病患角色權利,而認為
他應為自己的生病狀態負責。

(4)病人有責任尋求適當協助,並與之完全合作以復原:
  除有康復意願外,病人也應該積極尋求協助以儘快康復。有些文化教育社經背景下
,病人可能先求助於乩童寺廟密醫藥房等,但一般社會認為適當協助應來自正統醫療
。當然這種求醫的動機與疾病的嚴重程度相關,小病痛即四處求醫或重症仍自我否認
不就醫,社會都會不以為然。不能與醫療合作的病人也會被社會看做壞病人,而不認
同其病患權利。

 病患角色的產生是偶然的,可能發生在任何人身上,不論他原先的狀態為何,疾病
都可能不顧他的意願強加於身。當一個人生病了,經由醫師的認可而成為病人,也合
法的取得了病患角色,而不必上班、上學、做家事,可以理直氣壯的要他人照顧他,
但他必須有康復的意願並實際去求醫,還要與醫療人員合作。這些就是病患角色觀念
如何實際運作。

  但病患角色的觀念並不能應用到所有疾病。它難以說明下列疾病病人的反應模式:
(一)輕微病痛:病人並不能藉此而豁免責任,社會也不主張為此而過度求醫。如輕
   微感冒、輕微外傷等。
(二)無法治癒之疾病:它需要調適與接受,而非一心一意追求完全康復。如癌症、
   糖尿病、中風後偏癱等。
(三)已取得合法的「病人」身份,但病情穩定,不需持續求醫,也不能因此而豁免
   責任者。如患有小兒痲痺而功能穩定的病人。
(四)可預防之疾病:隨著預防醫學的發展,我們越來越了解許多疾病是可預防的,
      因而社會更要求眾人積極配合預防工作。如兒童之疫苗強迫接種、育齡婦女之
      德國痲疹抗體檢查及疫苗接種、防範登格熱而配合環境清潔等。若病人因不能
      配合或忽視危險因素而得病,社會可能要這些病人負起部份生病的責任。如已
      有呼吸道症狀的老煙槍仍不聽勸阻持續吸煙得到肺癌、肝功能甚差的酒鬼仍偷
      喝酒等類病人,都會受到大眾指責。
(五)傳染性疾病:它不只影響個人,對整個社會都可能造成巨大傷害,社會會要求
      每個人負起社會責任來防止其擴散。當日愛滋病陰影籠罩全球,人人自危,因為
      此病可能透過輸血、拔牙、婚外性行為而傳播。因而社會大眾對同性戀、嫖客
      、施打毒品者等高危險群,除了原先道德上的不予認同外,更要求他們為積
      極防止此病蔓延而應自我行為調整,大家對這些病人常態度歧視,許多國家甚至
      剝奪患者個人權利,限制就業遷徙之自由。

  病患角色間的衝突也常造成問題。例如,一個老人可能因為普通上呼吸道感染而有嚴
重不適的症狀,他卻慚於接受病患角色而不願住院休養,但別人反而斥責他的拒絕病
患角色。此即一般的病患角色(不應因感冒而住院)與老年人的角色之間不協調所造
成。也常看到得了不治之症(如色盲、末期癌症)的病人,浪費極多的金錢與時間,
用各種怪異的治療方法追求完全的康復。這可看做病患角色中第三項(病人應期待並
追求康復)與第四項(病人應尋求合格的治療者並與之完全合作)之間的衝突。

 病患角色也需要一段時間來調適。剛得病的病人,往往心理處於否認、矛盾或憤怒
等階段,不能坦然接受病患角色,而常與家人或醫療人員產生衝突;一般醫療人員會
認為他們不合作而令人厭,卻不明白他們只是尚未習慣於病患角色而已。

 「病患角色行為」指一個人生病時採行的應對方式。它受到所罹患疾病及症狀表現
之影響,一般來說,人們容易忽視常見、為人熟知、容易治療、後果不嚴重的症狀或
疾病,如感冒發燒、皮膚擦傷、頭痛、便秘等;但對很少發生、不熟悉、難治療、後
果嚴重的症狀或疾病,則多數人都會立即尋求醫療協助,如咳血、皮下腫塊、暈眩昏
倒等。

 除此之外,醫療人員應該探討影響病人病患角色行為的個人因素,即社經地位、個
人經驗、人格型態、接受病患角色造成之生活影響等。例如:病人是否因經濟困難而
延遲求醫?是否病人因心理需求(無法解決的一些重大情緒壓力)而特別尋求某些病
患角色的特權(豁免正常責任)?強迫性人格的人抗拒病患角色,是否因懼怕失去自
我控制?而病癒也不願出院的病人,是否慣於依賴他人而捨不得放棄病患角色的特權
?透過這些了解過程,醫療人員可以了解,自己基於一般社會觀點所期待於病人的病
患角色,與病人實際表現的病患角色行為,二者的差異可導致許多所謂「麻煩的病人
」。
 當然,不同醫療人員對疾病病因看法常不相同,也會影響他們對病患角色的看法及
對病人的態度。以精神疾病為例,生物學病因取向的精神科醫療人員,認為精神疾病
是腦部疾病所造成,因此可以接受病人合法的病患角色。相反地,社會心理學取向的
精神科醫療人員,以為社會心理因素才是精神疾病的重大決定因素,比較不能容忍病人
豁免社會角色之責任,而期待這些病人在醫療協助下,靠「自己的力量」康復。甚至
仍有些醫療人員依然相信讓病人生病的是個人的「心理問題」,精神病人應為自己的
精神異常完全負責,認為這些病人「只要真心願意」就可以「解開心結」而讓自己痊
癒。這種態度增強了社會大眾對精神疾病的錯誤認識及偏見,使病人及家屬拒絕接受
精神病的病患角色,而不願治療。所以,醫療人員對每個治療的病人,都應了解自己
對他們的期許是什麼,並檢討這種期許是否合理,及對病人而言是否可行。因為這可
能影響自己對某個病人的態度,甚至產生偏見,造成治療上的困難。

 同樣的,社區保健工作人員也時常遇到一些麻煩的病人,其行為不符病患角色的期
望。例如:不願禁口的糖尿病患者、拒絕為子女預防注射的父母等。深入評估可能發
現有些個人因素可以解釋這些「麻煩的病人」之麻煩所在。被妻子管東管西失去自主權
的糖尿病人,以繼續大吃大喝來象徵自己仍保有自己的自主權;幼時弟弟注射疫苗之
後發生嚴重併發症的父親,自然十分排斥自己的子女預防注射。若適當處理這些潛在
的心理困境,才能真正解決這些病人的不合作。從事基層保健的工作人員對此更應有
所了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